在街头巷尾的餐饮江湖里,黄焖鸡米饭曾是响当当的 “霸主”。那浓郁醇厚的酱汁包裹着鲜嫩鸡肉,搭配软糯米饭,吸引无数食客。
可如今,情况却大不相同。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配送员们,对黄焖鸡米饭的变化感受颇深。
据他们所言,这 5 个细节,正将大批消费者拒之门外,致使点单量急剧下滑。
一、食材品质参差不齐,廉价感尽显
配送员小王谈及黄焖鸡米饭时,皱起了眉头。
他说,以前送的黄焖鸡米饭,鸡肉大多鲜嫩多汁,配菜也水灵新鲜。但现在,很多商家为降低成本,在食材上打起了 “歪主意”。
鸡肉从优质鲜鸡肉,变成了冷冻许久的鸡肉块,解冻后肉质松散,毫无弹性。
有的甚至带着一股异味,让人难以下咽。而配菜,像香菇、青椒、土豆等,不再新鲜饱满,香菇变得干瘪,青椒泛黄,土豆还有发芽的迹象。
曾有消费者在网上吐槽,自己点的黄焖鸡米饭里,鸡肉咬起来像 “橡皮筋”,难嚼且无味,土豆则半生不熟。这样的食材品质,不仅让消费者吃得不开心,还对身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。
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大环境下,这般廉价、劣质的食材,无疑是将消费者往外推。
二、价格上涨,性价比优势不再
前几年,黄焖鸡米饭凭借亲民价格,成为众多打工人的 “心头好”。
一份黄焖鸡米饭,价格在十几元左右,分量足,能让人吃得饱饱的。可近几年,随着物价上涨,黄焖鸡米饭的价格也一路攀升。
配送员小李说,现在不少黄焖鸡米饭的价格已经涨到二十多元,甚至更高。但价格涨了,分量却没见增加,有的反而还减少了。
以某家黄焖鸡米饭为例,以前一份小份的黄焖鸡米饭,鸡肉块大概有 10 - 12 块,配菜也满满当当。
如今,鸡肉块减少到 6 - 8 块,配菜也寥寥无几。
消费者花更多的钱,却得不到相应的食物量,性价比大打折扣。
在这个追求性价比的消费时代,黄焖鸡米饭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,消费者自然会转向其他更实惠的餐饮选择。
三、口味单一,缺乏创新
黄焖鸡米饭刚兴起时,那独特的酱香口味吸引了大批食客。
但多年过去,其口味却几乎没有变化。配送员小赵表示,现在的消费者口味越来越多样化,对美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黄焖鸡米饭单一的口味,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味蕾需求。
相比之下,其他快餐品牌不断推陈出新,像老乡鸡推出了多种口味的鸡汤、炒菜套餐;
沙县小吃也增加了各类蒸饺、拌面的口味选择。而黄焖鸡米饭依旧是传统的酱香口味,最多在辣度上有些许区分,难免让消费者感到腻味。
很多消费者表示,吃几次黄焖鸡米饭后,就不想再吃了,因为口味太过单调,缺乏新鲜感。
四、卫生状况堪忧,令人望而却步
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,可部分黄焖鸡米饭商家却在卫生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。
配送员小张透露,他曾去过一些黄焖鸡米饭的后厨取餐,看到的场景令人震惊。
厨房狭小杂乱,食材随意摆放,地上污水横流,垃圾桶里垃圾溢出也无人清理。有的商家在处理食材时,不注意卫生,生熟食材混放,刀具、案板也不及时清洗消毒。
去年 315 前夕,新京报记者暗访了位于河南郑州、商丘的 3 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加盟店,发现了包括食材过期、变质、剩菜回收再卖等后厨乱象。
这些问题经媒体曝光后,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,也让不少消费者对黄焖鸡米饭的卫生状况产生了极大担忧。
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,卫生问题一旦曝光,就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极大损害,让消费者对黄焖鸡米饭望而却步。
五、经营模式固化,跟不上时代步伐
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经营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。
然而,许多黄焖鸡米饭店铺依旧采用传统的夫妻店经营模式,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营销策略。
配送员小孙说,有些黄焖鸡米饭店铺,店内环境陈旧,装修风格多年未变,服务也不够规范、周到。
在营销方面,除了在团购平台上偶尔有一些优惠活动外,几乎没有其他创新的营销手段。
反观一些新兴的快餐品牌,注重线上线下融合,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,举办各类线上互动活动,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
黄焖鸡米饭若不改变经营模式,跟上时代步伐,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。
综合这五个方面的细节,黄焖鸡米饭从曾经的餐饮宠儿,逐渐走向遇冷的境地。
点单量暴跌,门店数量减少,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黄焖鸡米饭若想重振雄风,必须从食材品质、价格策略、口味创新、卫生管理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,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。
不然,在餐饮行业的滚滚浪潮中,黄焖鸡米饭或许只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道 “旧菜”。
按月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